商标复审服务中心移动版

主页 > 商标新闻

中关村探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收获多 不断完善促


 中关村探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收获多 不断完善促

今年5月,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收到了北京银行发放的一笔总额为80万元的贷款。这是这家小微科技企业第一次尝试利用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

以一项发明专利为抵押物,申报审批流程一个多月,贷款期限一年,虽然融资金额不大,但这次尝试在公司政府事务经理邢国焘看来意义重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成功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公司的知识产权价值获得了金融机构的认可,这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

幸福益生只是中关村众多受惠企业中的一员。今年2月,为支持中关村企业抗击疫情、共克时艰,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发布了《关于征集中关村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的通知》,征集期间共收到18家企业的24件融资需求。同时,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帮助企业对接协调北京银行、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上半年已促成7家高新技术企业办理新增授信或续贷项目,总授信额度超过2亿元。

大胆尝试创建“中关村模式”

作为我国最早摸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地区,中关村的相关探索可以追溯到2005、2006年。据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负责人介绍,“那时出现了一批科技企业,在考虑如何支持它们时,我们查阅、翻译了很多海外资料,发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这个途径”。

2007年,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专项资金开始启用。截至目前,其已累计向120家中关村企业发放专项资金1210万元,支持贷款金额超过15亿元。在这一政策的引领带动下,海淀园等北京多个区和园区出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

2014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为促成“知识产权商用化公司试点”倡导设立的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应运而生,以期在发展中摸索“风险分担”的最佳模式。公司总经理何敏刚介绍说,目前,公司与海淀区共同搭建了一个“风险补偿资金池”,用来分担金融机构从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能出现的风险,双方各承担50%的整体风险。

为防范专利质押融资中的风险,2018年年底,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出台了《中关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探索由保险公司承担部分风险。有别于其他省市采取的由企业购买保险模式,中关村试点由承担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责任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或担保机构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并缴纳保费,实行风险封顶,进一步分散风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环节对企业“隐身”,既不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也不增加企业人员投入和办理周期。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担保公司等多方,目前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承担风险最低的不足30%。”何敏刚表示,通过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以及专业服务机构的合作,“知识产权运营+投贷联动”的科创服务生态圈得以构建,目前已服务近150家企业。

不断完善促进经验复制推广

近年来,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积极调动中关村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联盟成员的积极性,推动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首创融资担保等机构的“智权贷”“智融通”“助知贷”“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智融宝”“智融保”等一系列知识产权贷款或担保产品在中关村落地。

“专利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丰富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形式,为科创企业筹措发展资金提供了现实途径。”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负责人表示,2019年,北京市共有270家企业和个人办理了323项专利质押登记,共质押专利1796件,其中中关村所占比例均在95%左右。由于配套金融产品设计合理,科创企业的融资成本有所降低,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效率得到提升,总体风险封顶可控,为下一阶段相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

7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支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正在运行的“中关村模式”无疑可为此提供探索思路和方向。对于下一步工作,中关村将进一步统筹优化现有政策,研究新设支持政策,由中关村管委会牵头,联合市知识产权局等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关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开展产品服务创新、强化保障机制,引导银行、担保、保险等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加强交流合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积极性,建立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相匹配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模式,构建中关村企业知识产权投融资快速通道,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开创中关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局面。


 中关村探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收获多 不断完善促